首页 关于我们 业界论坛 新闻学院 本站公告 招贤纳士 会员查询 证件查询 访客留言 信 访 台  
  业界论坛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部署打击网络谣言
新闻出版总署:“无证记者”不一定是
当代微博将颠覆传统营销
什么是真记者?什么是假记者?什么是
为什么新闻界看上去比法律界团结?
网络新闻发言人 搭建沟通新桥梁
微博客:发现新闻与发布新闻的新途径
中国报业集团化运作模式研究
目睹十年新闻界之怪现状:部级记者与
  联系我们

 

 

   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当代社会;

 

   彰显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联系信箱:ddsbzzs@163.com

 首页  经济广角
理财十大误区:为什么我一直是“穷人”(上)
发布时间:2010/5/19
 
    思维走入误区,必将导致行动上的失败。
    如果把这句话引申到理财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改变几个观念,记住几个概念,多做几道算术,是拨乱反正,及早走出理财误区的开始。
    理财市场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的同时,理财也正成为一种全民运动。如果说前几年理财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的话;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会用“理财”的眼光来审视财富。不过,正是在这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很多人会发现投入了时间、投入了精力、投入了金钱,却总是不得要领。原因何在?或许翻看我们的这一组文章,你会发现文中的主人公如此相熟,他们的理财方式与自己如此相近。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你在不知不觉之中,也已陷入了理财的误区。
    没有谁愿意身陷于误区的泥潭之中,如何走出这些常见的理财误区?
 
改变几个观念
 
    十多年前有一本畅销书叫做《思维的误区》,很多人从这本书找到了新的思维角度。这本书中有过这样一句话,思维走入误区,必将导致行动上的失败。如果把这句话引申到理财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走出理财误区,也离不开观念的改变。
    或许在四五年前,对很多人提及理财的时候,他们要么把手一摊:我无财可理;要么摇头拒绝,日子过得好好的,理财有什么用。可是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当理财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时候,却发现,有的人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每日每夜为钱财奔波劳碌不得自拔,却始终不知这样辛苦理财究竟为的是什么。究竟是为了存折上的数字,还是为了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每一分、每一秒?因此,首先需要改变的观念便是对财富和生活的观点,须知,理财仅仅是手段,而绝不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好的心态去管理财富、享受财富。
    走出理财误区,也需要摆脱常见的思维桎梏,像“羊群效应”就是投资者们最难以摆脱的误区之一。任何投资行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只有在了解自己、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任何盲目听从他人意见或“随大流”的行为,非但不能降低投资风险,反而容易给自己的投资带来更大的损失。
    而在实际的理财操作过程中,错误的理财观念也会导致误入歧途。就拿对于债务的态度来举例子。有的人盲目地向外国老太太学习,为了提前享受不惜高度负债,结果让自己陷入了债务的深渊,彻彻底底地沦为了银行的“打工者”,生活水准反而大幅降低,这到底是享受还是受罪?另外一方面,有的人对债务避之不及,却不知道合理的负债杠杆,能够在投资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盲目地与众多追之不来的机会擦身而过。
 
记住几个概念
    
    理财离不开投资工具的合理使用。使你身陷误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对投资中的概念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
    投资收益率是我们必须记住的第一个概念。人们总喜欢把投资收益率视为选择投资产品的“刚性指标”,可是你可知对于不同结构和不同投向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实现的机率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盲目听信了“预期收益率”的预测,恐怕你在投资中难免会栽跟头。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收益率的误读中,使用“平均年化收益率”来代替对产品的收益预期也越来越典型。平均年化收益率是依据产品多年来的投资表现,以年化的方式计算出来的复合数据,来自于历史表现和统计规律。但在较短的投资期限内,却往往会与实际年收益产生较大的背离。
    第二个概念是投资期限,看上去“期限”这个词语与投资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成功的理财其实是由一个个不同期限的理财目标衔接组合而成,只有当我们的理财方式与这些理财目标相匹配的时候,才能达成我们的目标,而期限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保险产品的属性是我们强调的第三个概念,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保险产品既复杂又难以理解,事实证明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投保不当的误区,用“上错花轿嫁错郎”来形容可谓是贴切。有的人把保险当成投资,却不知保险的投资功能存在着诸多的前提限制;有的人胡乱投保,家庭支柱保障全无,却给没有经济能力的子女大笔投保,殊不知,一旦出现家庭风险,这样的投保计划会给家庭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多做几道算术
 
    有时候你会发现,误区的来源竟是如此简单,简单到只需要几道算术题,就可求解出其中的奥妙。可是在以讹传讹的信息传递中,它也竟然迷惑了我们的视听。
    最简单的一道算术莫过于“一元基金”。便宜的基金总是受到市场的欢迎,原因是“便宜”,同样的资金投入,“便宜的”基金可以买到更多的份额,以后涨上去了获利可以更多;同时,“便宜”的基金似乎更抗跌,即便未来行情不好,也没有多少下跌的空间。
    可是,假设都用10万元买了净值分别为1元和2元的A、B两只基金,忽略交易费用,A基金能买10万份,B基金能买5万份。
    如果一段时间后,两只基金都涨了10%,那么A基金净值为1元×110%×10万份=11万元,B基金净值为:2元×110%×5万份=11万元。
    两只基金最终赚到的钱是一样的。基金赚钱多少,与基金份额无关,只跟净值增长率有关。道理竟是如此简单。3.6%的费率,12.72%的利率,如果同时摆在你的面前,你会选择哪一个?如果在它们之间划上一个等号,你能相信吗?事实上,这个等式就存在于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信用卡免息分期付款上。表面上看,信用卡分期还款的费率并不高,每月0.6%,6个月分期共计3.6%的费用是常见的水准。可是你是否看到每月还款时占用银行的资金逐步递减,你所要支付的手续费却纹丝不动?使用上“平均贷款余额”这个概念,动用上“货币时间价值”这个工具,这项看上去低费用的借贷实际成本高达12.72%(年化)。
    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在理财的过程中谁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误区的产生。或许详细的罗列,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理财误区,但以下的这十个误区肯定是最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在这些误区中找到自己影子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拨乱反正,早日走出理财误区。
 
理财十大误区之一:为了理财而理财,是金钱的奴隶还是主人
 
    误区: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富而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赚钱,却不知道积累财富的意义何在,这种生活方式是自己成了金钱的奴隶,而不是金钱的主人。
    也许在五年前,“理财”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个稍显生涩的词语。但在经历中国理财市场这几年间的爆发式增长后,“理财”的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了。然而,从对理财漠不关心,不知不觉中有些人却又走入了一个新的误区,那就是为了理财而理财,每日每夜为钱财奔波劳碌不得自拔,却忽视了理财的根本要义是让生活更加美好。
    前不久一位王老师通过杂志的“度身定做”栏目联系到了我们。电话那头的王老师显得有些焦虑:“能不能请理财专家帮我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理财方案?”然而,看到王老师所提供的财务基本状况表,却让人有些不是滋味。
    王老师和妻子都是中学老师,由于一些原因他们没有生育子女,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让王老师夫妇觉得一定要趁年轻时更要多积累一些。“中学老师的收入并不高,”王老师说,“因此帮学生补习是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王老师是数学老师,妻子则是教英语的,业余时间里他们几乎都在忙于帮学生开补习课。一个月下来,两人的收入达到了23000元,即使在上海这样一个都市里,这也是不错的收入水平了。
    可是,尽管每月的结余近两万元,王老师和妻子的生活却非常地俭朴。他们一家的月度开销只有3000元。王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忙得没有时间花钱。”下班后、周末、包括教师独享的寒暑假时间,夫妇俩都忙于开班授课,而享受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则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前几年还会利用暑假的时间和妻子一起旅游,现在一直忙着补习班的事情,哪里顾得上去旅行。”王老师说,他和妻子常常说,这也是为了多攒一些钱,旅行的事不如等以后退休了再安排。而王老师最为迫切的愿望,还是赚更多的钱,让钱生出更多的钱,他说:理财不就是为这个吗?
 
理财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理财固然是为了生财,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便是理财的根本目的。财富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重要性自然毋庸置疑,但培根曾经说过:“金钱好比肥料,如不散入田中,本身并无用处。”尽管坐拥大笔财富,却不知如何使用它,不知如何用财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完满,为了理财而理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误区。
    那么理财的要义究竟是什么?理财的目的并不是财富越多越好,数字的堆积除了给我们带来一种所谓的“安全感”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真正的要义在于在拥有同样多资源的基础上,动用理财这种工具,让我们获得更多享受生活的机会。比如通过积极的理财投资,让我们的储蓄获得更高的保值增值效果,确保我们在今后丧失收入能力后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平。比如通过合理地分配财富,让我们提前达成各种生活的目标,保障这一生中优越的生活。
 
理财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几年前,记者曾经采访过有“公关女皇”之称的吴锦屏,作为一名优秀的公关人,她缔造过无数经典的公关案例,这也为她带来大笔的财富。
   “以前,我也像很多现在上海的年轻人一样,只知道努力打拼,日夜不停地工作。”直到一次突发的“自律性神经失调”才让吴锦屏意识到享受生活的重要。“那一次难得的假期,我在马来西亚的滨城自由地放飞心情,在海边看书,在沙滩边骑脚踏车,看当地著名的蝴蝶景观。”谁知这个假期却让她重病一场。医生告诉吴锦屏,她得的是“神经自律性失调”。平时习惯了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节奏,一下子放松了,身体反而无法承受。
   “从那一天开始,我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不仅要去享受工作的成就感,也要学习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每年无论工作再忙,她也要为自己安排出时间四处游历。而正是这种对工作、对财富张弛有度的态度,为她赢得了更多的成就,也造就了更多的财富。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也是同样的道理?辛苦地工作赚钱、积极地投资创富,匆忙之间更需要思考的是,努力追寻财富的根本动力到底在哪里?究竟是为了存折上的数字,还是为了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每一分、每一秒。只有彻底认清对财富和生活的观点,才能够让我们走出为理财而理财的误区,须知,理财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理财十大误区之二:投资只看收益率,“刚性指标”会迷眼
 
    误区:选择投资产品时,把收益率作为了唯一的“刚性指标”,只选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根本不在意产品的风险几何,也不管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
    “这款产品的收益率如何?”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这是绝大部分投资者必问的一个问题,很多时候这也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
    尽管这几年来随着理财产品的不断发展,过去一些机构以“预期收益率”吸引投资者眼球的做法,已经成为了明令禁止的行为。但是很多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仍然习惯于把“收益率”当作了选择投资产品时的唯一标准,投资只看收益率,由此带来的理财不当也不在少数。
    去年7月,曾先生就购买了一款挂钩型的理财产品。“当时看重这款产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8%左右。”曾先生觉得,在股市低迷的环境中有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够达到8%,已经是让人满意的收益率了。然而让曾先生不解的是,产品运行了不足5个月的时间,就由于挂钩股票跌破了预先设置的最低价格,产品自动终止。除了没能获得预期的8%的收益外,曾先生的本金也亏损了10%。
    曾先生这才想起仔细研究自己的产品说明书,原来预期8%的收益率只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才可实现的最高收益,由于曾先生投资的时期正值金融危机加剧,挂钩股票跌破了产品设置的最低价格,也就触发了产品自动终止的条款。由于是一款部分保本产品,最终曾先生获得了90%的本金。
 
收益率的实现有“条件”
 
    事实上,如何看待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不算是个新鲜的问题了。预期收益率的依据,是理财产品设计部门在相关数据的预期和趋势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预测”,最高预期收益率也仅在最理想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当趋势判断错误,或是预期未实现时,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就可能远远低于理想的水平。因此,就和它的名字一样,预期收益率是一种“预期”,未必是它实际可以获得的收益。
    当然,对于不同结构和不同投向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实现的机率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相对来说,一些标的为货币市场或是融资计划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可能并不起眼,但实现的几率比较大。挂钩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通过结构化的设计,可以帮助投资者下跌的市场中也能实现“保本”或是“局部保本”,但是它的收益与一定的挂钩前提条件相关,只有市场的走势与前提条件的设定密切贴合,投资者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收益。反之,如果市场的走势背离了前提条件,预期收益率往往就难以实现。而对于基金、FOF等产品来说,它们的收益直接取决于市场的走势,如果要对它们的收益进行预测,那可能只有“天知道”了。
 
别被“平均年化收益率”迷眼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收益率的误读中,也有一种现象越来越典型,那就是使用“平均年化收益率”来代替对产品的收益预期。比如:在我们所接触到的不少银行理财师中,非常乐意向客户推荐开放式基金产品作为理财的工具。这是因为不同的开放式基金往往可以满足到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需求——积极型投资可选择股票型基金、稳健型投资可选择灵活配置基金、保守型投资可选择债券型基金等等,对于不同基金的收益预期,理财师们往往会给出一个“平均年化收益率”的数据。
    很多人以为,“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就是对基金的收益预期,比如股票型基金的长期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为8%左右,一些投资者就误读为投资股票型基金每年能够获得8%的收益。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有失偏颇的。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数据是依据基金多年来的投资表现,以年化的方式符合计算出来的复合数据,来自于历史表现和统计规律。
    在一个较长的投资期限内,股票型基金的表现往往能够比较贴合这一数据,但在较短的投资期限内,往往会与长期年化平均数据有很大的偏离,比如在牛市中,股票型基金一年内甚至可以出现100%以上的收益,而在熊市中,它也可能出现50%以上的亏损。虽然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过去几年的发展足迹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对于这样的“长期年化平均收益率”我们也应当用全面、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切勿把这些数据当作短期收益率数据的替代品,特别是设计到短期的理财目标规划时,使用这些投资工具时更需要谨慎再谨慎。
 
理财十大误区之三:投资品种与期限不匹配,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对象
    
    误区:短期理财目标用了一个长期的理财工具;中长期理财目标却选择了一个短期投资工具。
    这样导致投资品种与预定的投资期限不能匹配,就无法达成自己的理财目标。
    2007年8月,戴女士在一家银行理财顾问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基金宝”人民币理财产品。据介绍,该理财产品主要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组合,通过集中精华基金、分散投资风险、双重专家理财、风险共担与收益共享的机制安排,有效兼顾客户投资收益与安全性的双重需求。该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2007年11月~2008年10月,为期一年,预期年收益率在8%~25%。
    戴女士当时听完介绍后,觉得很不错。当时她手里有一比20万元的资金,女儿刚考上大学,打算四年后给女儿留学用的。戴女士觉得如果能有10%的年收益也就可以了,银行这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正在“符合”自己的目标。可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由于2008年股市行情很差,基金的收益也不行,结果连累这款“基金宝”的收益也急速下降,2008年2月就其净值只有0.91元左右了,到了2008年10月份结束时更是惨不忍睹。面对失望的戴女士,银行也显得很无奈,毕竟银行也无法控制股市的走势,最好银行与戴女士达成了谅解,该款产品的期限延长为4年,这样还可以用三年的时间去“追赶”,努力让这笔资金回本并增值。
    何女士的日子就没有戴女士这么好过了。2007年8月,传出港股直通车即将开闸的消息,个人也可投资港股。何女士心里也痒痒的,想开户炒港股,但又觉得不了解交易规则,自己炒风险较大,所以她在2007年9月份买了一只以投资港股为主的QDII基金。当时她手里有一笔100万元的资金,是打算2008年儿子毕业后开品牌咖啡店用的,她想着还有大半年的时候,如果用于投资说不定还能赚不少,让儿子也轻松点。
    “当时QDII非常火,还按比例配,我投了100万元只有70多万元成交。”何女士回忆说:10月份,QDII风光还是无限。但好景不长,到了11月,QDII就跌破了面值,一个月净值下跌了11%。三个月过去,转眼要到新年了,何女士的QDII基金可以打开赎回了,但她账面上却已经亏了15%。何女士很是懊恼。但怕继续跌的她,还是狠心赎回,乖乖买了点货币市场基金,就等着给儿子创业用,可惜曾经的100万元,已经变成了90万元都不到。
 
收益率要与投资期限匹配
     
    看上去,戴女士和何女士两者的投资经历虽然有所差异,但她们俩都犯了同样的一个错误。那就是都将一笔有专门用途、专门“时限”的资金,投在了不恰当的投资品种上,而那个投资品种的期限刚好与他们的资金用途时间不相符合、不匹配。
    比如,戴女士购买的那款“基金宝“产品,在期限设计上就有很大的问题,基金投资从长期看是有利可图的,其预期收益率通常是建立在5~10年的投资期限上,而银行却只设计了一个一年的产品,期限明显太短,谁也无法保证基金在1年之内一定能赢利。连专业的金融机构都会犯收益率与投资期限错配的错误,更不用说像戴女士这样的普通投资者了。事实上,如果银行当初就把产品设计成4年,戴女士的选择就没有神问题了,因为这笔资金是要4年后使用的,投资期限匹配,4年时间也不算短,基金宝取得不错收益的概率还是蛮高的。
    何女士的情况就不同了。她的那笔100万元,是在大约9~10个月以后就要给儿子开店用的,也是刚性需求的。而那款QDII产品是没有设定投资期限的,如果要求保本则需要存满5年才可以,那就离自己和儿子的资金需求目标时间太远了。
    戴女士和何女士之所以会犯相似的错误,主要是没有一个投资期限的概念。
 
按投资期限选择投资产品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多种不同的理财目标,有短期的,也有中期、长期的,还可以是动态可调的。想要顺利实现这些不同的理财目标,首先自己就要做好设定,然后找到合适的投资工具去对应它,并加以实现。
当然,在设定具体目标时,有几个原则必须遵循:一是要明确实现的日期;二是要量化目标,用实际数字表示;三是将目标实体化,假想目标已达成的情景,这样可以加强人们想要达成的动力。
    既然理财目标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之分,每一笔资金就会有一个投资期限的范围。而投资期限的不同,又会决定不同的风险水平,继而选择不同属性的理财工具。
    例如,3个月后要用的钱是绝对不能用来做高风险投资的。前面提到的戴女士就犯了这个错误。3~12个月内要用的钱,可以做一个7天通知存款,或者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而不要为了贪求高收益去冒险一搏,那样只会损害你的理财目标的实现。反之,3年后要用的钱,如果不用来一个中期投资,而仅仅是放在银行里做定期存款,则会失去获得更高回报的可能。
    找到恰当的投资工具,以便匹配自己的投资期限,那可能就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
 
理财十大误区之四:盲目投资无主见 躲不开的“羊群效应”
 
    误区:投资没有主见,盲目听别人的话,跟随别人的投资行为,导致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或投资产品。
   “你说,我是继续存银行,还是买股票呀?”08年5月份,拿着刚刚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折,张女士满怀期望地询问小李。看到周围很多人都通过炒股赚了不少钱,张女士的心也蠢蠢欲动起来。
    对股票一窍不通的张女士决定向小李求助,从开户到选股,全由小李作主。然而,看到小李帮自己选的股票价格连续五天下跌,张女士傻了眼。
    场景转换到上海某都市报社。
    “王老师,你看这行情,我是不是该割肉走人呢?”今年7月29日大跌以后,小崔急切地向自己的部门主任“咨询”。
    “这个嘛,我看你暂时还是别动,先看看后市再说吧。”王老师给出模棱两可的态度。原来,在这之前十天左右,小崔是跟着王老师买的那只股票,但此时不知道是否该出局,拿不定主意。
    8月17日,看着那只股票一直跌,大盘也没有太大起色,小崔终于决定抛掉止损。她跟王主任说了一下,结果没想到王主任说,他在上周已经跑掉了。
   “那你抛的时候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呢?!”小崔有些“很受伤”,如果主任那天跑的时候也叫上她,那么就能少损失几千块钱。
   “那我也没办法说呀。我们资金量不同操作风格不好一样的,而且我怕直接说叫你抛掉,万一后来又涨了,你不是又要怨我了,所以不好给明确答复呀。”王主任也有些委屈。
 
投资没主见 真的很危险
 
    张大妈和小崔的经历,几乎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听别人推荐”和“随大流”是在股市投资行为中普遍存在的两类现象。很多新手尚未掌握基本投资知识就急于开始投资,并对周围一些获得较好收 益的投资者、专业证券机构存在“崇拜心理”,导致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出现了仅听别人推荐就购买某只股票或追随大多数人购买同一只股票的情况。而即便是一些老股民,也会出现从众心理,或者以小道消息为投资风向标,结果遭遇惨跌。
    比如在2007年,在持续上涨行情引发的“财富效应”下,越来越多的个人加入到证券投资行列中。
时至今日,在证券公司的营业大厅中,我们看到最多的仍然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他们将多年辛苦积攒的养老钱全都投资于股市,丝毫不为风险所动。
    其实相比相对成熟一些的老股民,新入市的投资者或是年纪比较大的投资者,通常对证券投资缺少清晰、全面的了解,相关知识也比较匮乏,容易盲目地、非理性地开展投资活动。同时,大部分的国内个人股票投资者总是乐于短线频繁操作,不停地追涨杀跌,希望以此获取差价收益,结果是“买一个跌一个,抛一个涨一个”,无论熊市还是牛市,总感觉永远踏不准市场的节拍,最终常常错失良机,还付出不少“买路钱”(交易费用)。
    不仅仅是买股票喜欢听别人消息,即便是买基金,国内投资者也喜欢“一哄而上”。比如在2006年春天,国内股市涨势喜人之际,不少基金取得了绝对高额的回报率,于是人们又一哄而上,去追捧基金,类似广发基金的超级发行规模更是一破再破。殊不知,基金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上半年高涨的基金更不代表未来也会一路高涨,而大量的资金涌入同一只基金,这只基金的操作难度会加大很多,不容易使这只基金保持良好运作。
    再回头看2000年的投连险、2005年的万能险、2007年的投连险,在各方极力鼓吹之下,这两类产品在当年成了相当“流行”的理财产品,众多的居民都投入其中。殊不知,这样的理财类保险条款复杂,奥妙良多,运作方式与传统保险完全不同,不了解概况的人买入这样的产品,真的,有点险!
 
掌握相关知识才能自主投资
 
    这种种景象,都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国内个人投资者对于投资理财还是相当地盲目。片面追求“快速致富”,片面追求“短高快”,是很多个人投资者的通病。但我们必须明白,任何投资行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只有在了解自己、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任何盲目听从他人意见或“随大流”的行为,非但不能降低投资风险,反而容易给自己的投资带来更大的损失。
    轻易听从他人意见、盲目跟随市场热点,也是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决策能力缺乏自信的表现,而要想树立自己对投资决策能力的自信,投资者就必须学习并掌握相关股票、基金、债券和保险等投资理财知识。同时,平时也要多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多和周围朋友沟通一些投资技巧(而非直接跟随他人的投资动作),学习和吸取别人身上的一些经验教训,做到过滤后为我所用,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配置适合自己资产状况和风险承受度的投资品种,而不要和别人去盲目攀比。
    最后,“投资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享收益”,这三个“自主”我们得记牢。如果跟随别人、听了别人的消息去投资,亏了也不能怪别人。
 
理财十大误区之五: 盲目举债还是与债“绝缘”
 
    误区:盲目举债过度透支,导致家庭资金压力大、生活品质差;或是害怕负债,无法合理利用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加收益、早日享受高品质生活。
    生活在上海的倩倩夫妇是新婚,意外怀孕打乱了家里的一切财务计划。2007年9月,还在恋爱的小两口就在徐家汇附近买下了一套一室户的老工房,总价60多万元,首付20万元,贷款40多万元,每月还款3000元,每月租金收入2300元。
    到2008年“五·一”结婚的时候,一室一厅的房子明显偏小,于是两人又动用了双方父母的几乎全部积蓄,买下了一套98平方米的两房一厅,首付60万元,贷款80万元,每月还款5000多元。尽管背着每月8000多元的还贷,但这对小夫妻以为咬咬牙还是可以承受的。两人每月税后收入共10000元左右,加上那套小房子2300元的租金,基本上还是可以有4000元可供两人生活。
    但2008年国庆期间,倩倩发现怀孕了。因为倩倩怀孕反应过大,而且有些出血,医生建议在家至少休息两个月以保胎。怀孕满三个月后,倩倩身体还是感觉很累,于是只好病休在家(还是因为跟老板关系比较好,不然只能辞职)。一直到现在,孩子已经三个月了,倩倩还没有去单位上班。
    当初因为倩倩的怀孕和病休,家里月收入一下子从12300元下降到了8300元,。因为当初买那两套房几乎动用了小两口和双方家庭所有的积蓄,所以倩倩他们的财务状况瞬间捉襟见肘——家庭月度总收入还掉房贷后就没有剩余了,几上手里只有5000元左右的现金,根本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大家商量下来,只能把那套一室户卖掉了,不然家里的经济状况无以为系,甚至连基本生活都过不下去了。
    但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家对经济的预期都比较悲观,房价也开始有一点下跌的趋势。但是没办法,倩倩的老公只能在各家房产中介那里催一催,终于,在2008年11月的第一天,他们把那套小房子出售了。扣除所有税费,净到手69万元,还算小赚了几万元,但比他们的预期要低不少。
    而家住上海的林先生的情况和他们刚好相反,林先生和妻子月收入大约能达到12000元。2008年6月,林先生将金桥的一套房子卖掉,净得82万元,家庭总资产达到102万元,无负债。此后,他们搬到源深体育馆的一个小区,花费3000元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此时,该小区房价约16000元/平方米,如果购买一套88平方米的房子,总价约145万元。林先生的太太建议买下这样一套房子,毕竟有孩子了,以后上学要划学区。但林先生说,他不希望总负债超过50万元,如果买145万元的房子,首付70万元(家里留一部分资金),那么还要贷款75万元,每月还款额要5000元左右。林先生觉得太高。
    结果,时不我待。转眼到了2009年7月,该校区房价已经涨到了2.1万元/平方米,林先生夫妇那套目标房已经涨到了180多万元,距离林先生的目标反而更远了。还花掉了林先生一家36000元的现金(房租)。
 
合理负债才能享受生活
 
    不仅仅是倩倩夫妇,现在很多很多的年轻人(包括他们背后的家长)都成了为房子而活的“房奴”一族。他们月收入的60%、70%甚至更高比例都用于供房子的按揭贷款,不敢出去旅游,不敢去好的餐厅吃饭,更别提奢侈消费了。
    还有不少人是“卡奴”,本月潇洒地“喜刷刷”,下个月因为还不起信用卡透支款而只能每天啃馒头。
究其原因,房价高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主观因素,是因为他们过于“自信”,负债比例过高。过高地运用银行贷款,让他们通过杠杆小影响受到了房价上涨的好处,获得了不少的资产增值收益。但也令他们的家庭财务状况“危机四伏”,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意外开支,就会很难应对。
    而像林先生那样过于保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却不愿意合理举债的人士,一旦错过了利用银行杠杆做巧妙投资安排的机会,可能也就意味着错过了让财富较快速膨胀的机会。
 
负债的关键是把握“度”
 
    对于盲目多度举债的人士和家庭而言,在申请各类贷款之前,最好能衡量一下自己的还款能力,看看是否在自己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比如,房贷占收入的比例为多少方是上限?银监会2004年曾经公布了一个《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单笔房贷的月支出须控制在收入的50%以下,于是,我们可以把贷款额不超过收入的五成认为是一种“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我们就不认为这是个积极的理财行为,而是有风险的理财行为了。同时,月还款与收入的比例还要计算全面。月还款额不止包括了你房贷的支出,最好也将你车贷、信用卡前款以及其它消费贷款的支出计算在内,得出的数值再和“50%”这个最高限额比较。
    当然,“房奴”还可以进行财务调整以缓解眼前压力,而不一定要向倩倩夫妇那样将第一套小房子卖掉。比如,可以更改还款方式,如原来的等额本金无法承担,可以改为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或者采用月公积金冲还贷方式减轻月供的压力。还可以延长还款时间,如把原来10年还款期修改为20年、30年,就可以减轻目前的还款压力。还有一招就是想办法提高收入,使还款占月收入的比重降低,达到合理负债的范围。
    如果是“卡奴”,那么最好只保留1~2张信用卡,控制信用卡的总透支额度,把多余的信用卡取消,从源头上控制盲目消费。同时,要做好日常的记账工作,切实做到量入为出。如果你的收入已经足够你日常消费,你也并不是特别在意信用卡每月节省下的利息,那也可以恢复传统的消费习惯,抛弃信用卡购物的习惯。
    如果是太过保守的人士,则要稍微积极一点,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有自信的前提下,使用一点银行贷款,既增加了自己的可支配资源,也可以积累自己的信用。只要在一个合理的负债范围内,“让银行为自己打工”,可以算是上上之选。
    最后我们可以探讨一点,到底将债务指标控制在什么样的水准上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大家可以根据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潜力的不同年龄段,给自己一个负债比例的合理范围指标。附表可供大家参考。
 
(本稿编辑:时雨)   
   
网友名称:Roman
Taking the ovevirew, this post hits the spot
请您发表评论,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本网站留言评论经过审核后才能显示,敬请广大网友予以谅解。谢谢!)
网友名称: *
评论内容: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记协网
中国作家出版社
国务院新闻办
北京文化出版社
人民网
中国新闻出版网
国家广电总局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央视网
河东吟者-时雨
光明网
中国报道网
中国经济网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台湾网
香港新闻网
中国作家网
国际在线
香港政府一站通
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用户登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昌110041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字第23224号 

 单位《当代时报》杂志社 《法治观察》编辑部 《良知》杂志编辑部   中国作家出版社    北京文化出版社    北京华夏时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当代新闻网(2010-2024)欢迎转载·欢迎加盟 ◎ ◎ ◎ 电子信箱:ddsbzzs@163.com     bjwhcbs@qq.com 

 我们的理念: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当代现实;彰显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