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满喜[山西·介休]
我们正处在一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巨变时代,“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正在实现振兴中华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习主席说:“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在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教育中,《论语》是最基本最精华的内容。
本文试就《论语》产生的社会和人生背境、《论语》中折射的孔子人生理念、以《论语》为指导思想和主要教材进行国学教育,做些探讨。
孔子人生对《论语》产生作用
历史证明: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任何一种思想都要打上时代烙印。孔子学说和思想显著打着历史胎记,是他一生曲折经历记录与总结。 孔子一生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出生悲苦,艰难少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泗水南)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死于公元前479年夏历二十月一日,享年73岁。
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到了孔防叔那代,因华氏所逼,从宋国逃到鲁国定居。孔父叔梁纥是贵族中最低级武士。他六十多岁打战回来,几年后与年轻姑娘颜正在结婚。颜正在有妊时,夫妇按当地风俗到曲阜城南尼丘山祷告神灵,不料在山洞中生下孔子,头上圩顶,便取名孔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亡父,母亲带他迁居到曲阜内的阙里,既要教育孔子,又要劳苦为生,三十多岁就去世了。孔子把母亲葬在五父之衢,寻找父亲葬处,知情车夫的母亲告了孔子,才把父母合葬在防山。
孔子聪颖好学,幼年游戏时常用方形和圆形祭器摆列练学磕头行礼,十六岁时己懂“礼”,且有名声。鲁国大夫僖子临终告儿子说,孔丘是圣人后代,我死后你一定要拜他为师。但却常受贵族岐视,母死后,孔子扎着孝麻带去参加贵族季孙氏招待名士的宴会,被粗暴地阻之门外。
初展才华,抱负受阻。
母死后,孔子独立谋生,给他人放牛放羊,甚至当婚丧事吹鼓手。二十岁后,当过管理牛羊的小吏乘田,还当过主管仓库的委吏。但他志向远大,一边艰苦为生,一边勤学礼、乐、射、卸、书、数六艺,为实现抱负打基础。
孔子三十岁时,鲁国内乱,流亡到齐国,深受齐景公赏识,但又受大夫晏婴离间被驱赶回鲁国。直到五十一岁时才被任命为中都宰,因政绩升小司空,不久又升大司寇,仅三年,便让他有了实现治国抱负机会。当时鲁国季孙氏的费、叔孙氏的郈、孟孙氏的成,时称“三桓”,其宰臣欺主生乱,威胁国君。孔子提出“堕三都”,虽在破费、破郈后受阻,但充分显示孔子治国魄力和卓越才能。
这一策略也使齐国警惕,就买通鲁国君臣疏远孔子,给鲁定公送美女,鲁君“三日不听政”。失望的孔子便带弟子周游列国,宣传其政治学说和思想,时年五十五岁。
周游列国,一路坎坷。
先至卫国,卫灵公尊重孔子,但只给俸禄,无职无权。十个月后,因人挑拨,卫灵公公开派人监视。孔子只好离卫去陈,半路遇卫国突发内乱,逃脱返回,卫灵公出城亲迎。后孔子几次离卫,又几次回卫。
五十九岁时,孔子离卫,经曹、宋、郑至陈国住了三年。不久,吴国攻打陈国,孔子只好离开。楚国本来要到陈、蔡交界处迎孔子,但陈、蔡两国大夫怕楚重用孔子而不利,就派役夫将孔子师徒围困半道,直至绝粮七日,最后子贡找到楚人派兵迎接,才免于一死。
孔子六十四岁又回卫国,四年后,在弟子冉求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敬而不用。
痛定思痛,晚年奉献。
面对痛心现实,孔子在“莫知我夫!”的哀叹声中,决定不再求仕为官,把“不知老之将至”的精力用于教育,培养出颜回、子贡、冉求、宰予、子夏等诸多各方面名垂历史的人才。同时,他作《春秋》,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为中华民族留下丰厚文化遗产。
苦难是人生的学校。纵观孔子一生悲苦曲折,既有贵族血统又有平民经历,既有远大抱负又有小试牛刀,既有受尊称道又有受辱遭困,这些在社会
剧变中丰富而坎坷阅历,是《论语》产生形成的坚实基础。
《论语》是孔子曲折人生真实写照
孔子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变革时代,“平王东迁,周室式微,王官失守,学朮下移”,民间诸子百家兴起,培养出一大批“士”,形成一个阶层。他们争做诸候座上宾,以游说达到生存和政治目的,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大变数与动因,孔子正是这个阶层中杰出代表。
社会环境和人生经历造就了孔子理念矛盾性。
孔子并不像后来我国封建统治者们所捧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宣王”“至圣先师”等等,而是有血有肉社会现实人:
孔子出身穷苦,赞美安于贫困,对学生说:“颜回真个有德之人,一竹筒饭,一瓢清水,住筒陋小房,别人受不了这样忧愁,可颜回却不改他自有的快乐。”但他又追求富贵,奔走权贵之门,国君召唤,他不等驾好车马就跑去了;
他吃饭很讲究,饭要精米,肉要细絲。但又说“吃粗食,喝清水,困时弯臂作枕头睡,也很有趣。用不当手段取富贵,对我象浮云”;
孔子家贫,十分孝敬母亲。母死后没法与父合葬,但又鄙视妇女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成为千古贬损女性的流行语;
孔子对学生很严厉,批评不讲情面。学生宰予白天睡觉不学习,他责批:“腐朽的木头不可雕,粪土成墙是无法抹得光滑洁白的。”有时又很亲切,对颜回说“我只看到你不断进步,而没看到你停止不前”;
孔子有时很豪放,自称是:“发愤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但他又谨小慎微,从不敢超越世俗礼仪;
孔子很自信,他在武城说:“宰一只小鸡,还用得着牛刀吗?”意思是礼乐是治国平天下用的,在一个人武城推行是小题大做。但他又很谦虚,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等,成为千古名言;
孔子未能摆脱西周以来神鬼宿命影响,信神和畏天命,但又持怀疑态度,“敬鬼神而远之”,认为:“未能事人,焉能事神”。
事实证明,孔子的这些矛盾性的行为与思想,正是出身低微与祈求富贵、追求变革与固守礼乐、人性解放与宿命禁锢的社会环境与群体意识的个性表现。
孔子曲折人生在《论语》中的反映。
他虽短暂为官,但深知君臣之道,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他还告诫人们说:“事君,勿欺也,勿犯也。”
孔子担任大司寇仅三年,但“堕三都”己显雄才大略,所以他在武城听到礼乐之声,才莞尔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他曾向老子问道,故此话同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一样气概。
孔子周游列国经历,使他对国政兴衰颇有见地,说从政应“尊五美”,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屏四恶”,即“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但他终不得志,故叹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一生博通多艺,得益于谦谦好学,他说:“学而时学之,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卫灵公问阵时,他老老实实说我没习过。
孔子周游列国,时而受欢迎,时而遭冷落,时而被驱赶,当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否?”他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已不喜欢硬要别人接受,肯定碰壁。
孔子看到社风不古,互相欺诈,告诫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挽,小车无轮,其可以行之哉?”并说对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朋友:“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人不失人,亦不失言”等。
孔子一生贫困潦倒,追求富贵,但坚持求之有道,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贪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爱憎分明,从不苟同,他倡导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他反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看到“礼崩乐坏”,竭力提倡“克已复礼,”但又认为没有绝对标准,只要乎合“义”,即天道人心就行,他说:“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谟也,义与之比。”
孔子父母早亡,对孝极有体会。懿子问孝,他说:“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乱,祭之以乱”,又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父母有错时:“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又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等。
孔子一生虽不得志,但始终不忘修身治国平天下之责,他自豪地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是孔子一生经历和思想的实录与写照,共二十篇,五百三十四章,可谓篇篇皆佳作精品,章章均名言警句,因此古代才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嘉誉。鉴于篇幅,仅举上例。
总的看来,《论语》折射出在诸候争战不断、人民困苦不堪现实面前,孔子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追求真、善、美,一生追求理想社会,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与转换,成为千古经典。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孔子是对民族性格和气质影响最大的人。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优点与缺点,特别是他积极而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国人,成为民族根脉文化和特质基因。
充分发挥《论语》在国学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贯彻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办好国学教育的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首创私学。商周时代“学在官府”,学生是贵胄子弟,教师是官府师氏、保氏等。而孔子宣布“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修以上,吾无尝无诲也。”三千学子七十二门人中,颜回穷困潦倒、仲亏之父“贱人、”子张“鲁之鄙家”、子贡经商、颜涿聚是“盗”等,世人评“孔门多杂”,但后来都成为名人。
现在国学教育多是私营制收费性教育,要特别注重自觉贯彻“有教无类”思想,抵制金钱至上歪风,大力倡导保证微利前提下,有求必应,来者皆收。对特困生应于免费,对因家庭困难应当缓收或减收。这本身就是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本始含义和最佳示范。
注重社会实践,是办好国学教育的保证。
《论语》是孔子曲折而伟大人生真实写照,国学教育中要十分注重社会实践。在传授孔子“孝”道思想时,倡导人人开展为父母做件事活动。在教授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倡导在学校、在单位、在社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传授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时,引导大家主动帮困济贫做好事,在天灾人祸时捐款捐物,时时处处发扬优秀道德。
创新《论语》传授方法,是办好国学教育的关键。
《论语》共二十篇,五百三十四章,各篇并不是一个中心思想,初学者常常觉得杂乱无绪。因此,建议学者或国学导师将《论语》汇集归纳为“修身”、“治国”交友”、“学习”、“励志”、“忠孝”等几个方面,逐条白话文译出,并配以故事,既通俗易懂,又极具情趣,必将受到良好效果。
结语:孔子生活在奴隶制向封建制剧变的伟大时代,他充满抱负又终不得志坎坷经历,使他对当时各界有更直观更深切了解,尽管造就他矛盾复杂的思想观念,但始终不忘“士”者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与担当,直到“老之将至”都“发奋忘食”地为之奋斗。
因此,尽管《论语》受时代局限,有封建糟粕成分,但主体本质上无愧传统文化中最优秀著作,应成为国学教育基本教材。正确看待孔子人格特征,正确把握《论语》优秀内核,才能在国学教育中正确引导国人象孔子那样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中华民族复兴梦实现必将指日可待。
(本稿编辑:时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