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江口县鱼良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再炼:
我们村以创先争优为契机,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聚在产业链,让党员作用发挥在产业链,让党员和群众富在产业链,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双赢”。我们把增加村民纯收入和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创先争优活动的唯一标准,广泛开展党员带富工程,推行1名能人党员帮扶3名群众和1名困难党员创业的“1+3+1”模式,真正实现“强一个支部、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青海省乐都县东门巷村党支部书记杨海云:
东门巷村是一个城中村,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我们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组织成立了“乐都县盛农设施农业合作社”,通过租赁的方式流转土地500亩,发展特色种养业;并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商贸服务业、休闲农业等产业,有力壮大了集体经济,为改善民生,造福群众,实惠农民奠定了扎实基础。今后,我们将把改善村容村貌,美化家园作为主攻方向,实施硬化道路、危房改造、大棚滴水灌溉、建设文体活动场所等6项基础设施项目。
辽宁省海城市祝家村党支部副书记郝长录:
祝家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村支部把创先争优工作常态化,依托南果梨种植、镁矿两大支柱产业,全村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村南果梨种植15万株,年产量1500万斤,村里自筹资金组织成立了南果梨专业合作社,建起了批发市场和水果保鲜库,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镁矿每年能给村里带来300万元经济效益。今后,我们将积极以工哺农,为南果梨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江苏省兴化市董北村党委书记张文德:
村党委围绕“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主题,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了经济大发展,做到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技能,天天有收入”,80%的村民都是老板,今年预计产值将达到48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6万元。
重庆市云阳县中湾村党总支书记蒲志云:
“千条理万条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让群众多挣票子、过好日子,创先争优才有实效。我们结合村情,把柑橘、蔬菜、流水养鱼定为立村产业,走“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农户”的路子,把产业规划做到组、定到户,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9年基础上翻了一番,村民户户通硬化路,用上自来水,住上巴渝新居,农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霍德嘎查党支部书记李志强:
巴彦霍德嘎查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针对缺水现状和多数退牧还草移民实际,通过找项目、引资金,先后建成400座高效日光蔬菜温棚和两处水库,迈出了脱贫致富的第一步。此后,实施党建示范项目,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动农牧民增产增收,并强化服务意识,为村民建设亮丽的现代化新家园,从而实现了从生态“移民村”向模范“小康村”的跨越。
甘肃省民勤县下雷村党支部书记王天和: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村党支部以“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支部创先进、党员争先锋”为载体,抢抓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政策机遇,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带动起来,围绕发展富民产业,创新模式、拓宽思路,在全县率先建成了万亩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开创了结构调整新模式和产业发展新举措,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山西省大同市杨家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占君:
一个村只有集体经济强大了,党组织才有号召力。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有两条经验:一是变能人经济为村民经济,党组织带头人和村民在我们自办的9家村办企业里享有相同的股份,避免了党组织负责人交替给村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二是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为想要种地的农民免费提供平整土地、灌溉、施肥等服务,对没有农民承包的土地,村集体进行耕作,杜绝了土地撂荒。
重庆市沙坪坝区虎峰山村党总支书记苏仕海:
虎峰山村辖11个村民小组、1922人,先后被评为重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重庆市级文明村,村党支部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我们村依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知识阵地,结合资源优势,开展农业技术、生产技能培训,积极发展种植和生态旅游业,目前全村已形成2000亩桃花基地、1000余亩红叶石楠苗木基地,种植蟠桃、黄花梨、李子等特色水果基地1000余亩,初步形成了现代生态型农业发展格局。
广西田东县中平村党支部书记李学民:
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是创先争优的重头戏。为此,中平村党支部以“打造广西香葱第一村、建设人均万元和谐新村”为载体,积极探索建立村党支部助农增收致富新模式,推动农村党建经济互动发展。
四川省江油市星火村党总支书记金圣翔:
村里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坚持产村结合,实施了两个集中(村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经营)的发展模式。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村党支部将集中后的土地统一交由开发有限公司管理,同时将流转的土地科学规划,形成了三大产业五大园区。目前每个企业都成立了党支部,切实做到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村民富在产业链上。
甘肃省陇西县首阳村党委书记付进禄:
我们当地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村党委一班人积极动员群众种植、加工、销售中药材,提高了附加值,降低了市场风险,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赢得了市场。目前村里党员干部带领农户抱团经营,实现了中药材产加销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今后首阳村将更加注重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和规范化加工,使产品更加绿色。
新疆阿勒泰市喀巴克克勒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文利:
面对群众致富盼富的愿望,村党支部不等不靠,根据当地光热条件优越、雨水少、温差大的特点,大力发展哈密瓜产业,同时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目前村里已经成立了四个合作社,村民人均收入突破6万元。
河北省定州市钮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建平:
让广大村民过上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是我们钮店村干部心中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们投资引进了2.7亿元的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以及总投资达15亿元的首农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这些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我们村的发展。这几年,村里的基础设施、村民居住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农民富足的生活、惬意的心态也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的最高奖赏。
河北省曲周县白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孟堂:
“村企合作,共建新农村”,是我们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举措,一方面,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将白寨与周边13个村合并建成万人中心村,走向城镇化,另一方面,用农业产业化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通过民营企业投资建立中法现代环保生态养猪项目、万亩双高示范项目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由企业以送报、建立活动中心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文化套餐,变“输血”为“造血”。最终,实现民营资本、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浙江省杭州市外桐坞村党支部书记张秀龙:
外桐坞村原来只是一个靠种植西湖龙井茶为生的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立足“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走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确立了打造“艺术村落”的发展思路,依托优美的茶园风光,凭借淳朴的乡村气息,将特色旅游与艺术完美结合,使之成为了游客的休闲旅游茶庄、艺术家们的创作交流胜地。
贵州省湄潭县龙凤村党支部书记石癸洪:
基层党组织的发展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不管是党员还是群众,都先要解决吃饱饭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培育一项支柱产业。龙凤村通过近些年挖掘茶产业,茶园从600亩发展到5000多亩,“湄潭翠芽”茶叶获得过国家级金奖35次,村民年收入提高到人均8000元。茶产业的发展使我们村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食用菌、订单蔬菜、乡村旅游也相应发展起来。
(本稿编辑:秦晓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