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海朝
我的母亲生于河南省济源县邵源镇。和我的父亲成亲后,为了生计,在一九四二年来到永济卿头镇曾家营村。在那动乱的年代,生下哥哥和两个姐姐,后来相继生下我和两个弟弟,生活特别的艰难,一家八口人住在两间旧房子里,夏天房子漏雨,冬天被子少,没盖的。
我们兄妹六人的生活是最大的难题,整天都是喝浠汤,没有馍馍吃,衣服都是大人的衣服裁小我们穿。为了子女能够吃饱饭,母亲每天晚上熬到12点,纺线织布,早上四五点起床,为儿女们缝补衣服、干家务。甚至让弟弟早早断了奶水,母亲给别人奶娃,用微薄的收入来养家糊口。
入了农业社后,家里人多,上工挣工分的只有父亲一人,辛苦一年还是超资户,不但分不到钱,口粮也分不够,我们饿的要吃饭。母亲就用高粱面和野菜蒸成菜团让我们充饥。生产队分了三五斤白面,母亲还不让我们吃,把白面烙成饼子偷偷到董村车站去卖,一个烧饼只卖两毛钱,赚的几元钱用细换粗买成玉米面维持家庭生活。
为了生计,哥哥和两个姐姐小学毕业辍学在农业社里出工挣工分。快过年的时候,生产队才能分上一百多元,为了大年初一我们兄妹能穿上新衣,母亲纺线,织布,夜以继日。当大年初一我们个个穿上新衣的时候,母亲病倒了,年复一年,母亲落下了病。
在60年代到80年代,多年来我的母亲为我们村的育龄妇女接生,四千口人的大村在生育高峰一天要接生几个孩子,有时遇到难产在一家要住两三天,风里来,雨里去,任劳任怨,把家里的事交给姐姐,不论是哪一家,不管是贫穷富有,从来不收一分钱,所以在曾家营村村民都说海儒妈是个大好人。
我的母亲还能给幼儿看病,产儿得了四六风,在医院不看的情况下,母亲的偏方一般都能看好。产儿口病,母亲用自配制药的疗效都很好,母亲还能正骨,不论是大人小孩跌打损伤都来找母亲正骨,不论刮风下雨,不论是三更半夜,不论农活再忙,不论家务再忙,母亲都耐心的为病人治疗,但有一条从不收病人一分钱,一是治病的效果好,二是不收费,所以十里八里的病人来家里看病,三五十里之外也有求医问病的,不论是熟人来或是外村的远道来的不认识的病人。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从来不收病人一分钱。母亲名叫丁秀娥,但也没人知道她的名字,都亲切唤她海儒妈(因为我大哥名字叫卢海儒)。
一九八五年春,我们兄妹六人都已成家立业,各自干自己的事业,母亲从一个大忙人,开始过着比较清闲的生活,并开始看一些关于佛教的书籍,但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大字识不了几个,74岁的母亲开始了学习文字,我在本村学校教书,每天回家吃饭,母亲都要学十几个字,一年下来母亲能够读经文了,并且能背一些精彩段落,母亲通过对经文了解,认为佛教是让人学好,让人归善,是高台劝话,所以母亲就有了想法,重建南池庙,曾家营的村南,在解放前有九条路,称之为“九龙口”。文革前南池庙服侍三老母佛像在方圆百里,香客不断,人气很旺,也很灵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
一九六五年庙拆了,为了弘扬佛教文化我母亲和几位老婆婆协商重建南池庙,她们把想法告诉大队干部,干部很支持但就是没有钱,母亲和三狗妈几个老婆婆开始让村民们捐款捐物,因为母亲人缘好,德高望重,一呼百应,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在一九八五年秋,佛庙落成,宏伟大器,并重塑了三老母佛像,在当时有很大的轰动,从此曾家营南池庙香客不断,香火不断,人杰地灵。
母亲,勤劳为本,善心待客,经常教育我们与人相处要和平,要吃亏,母亲为我们儿女付出太多了,她助人为乐,愿榨出自己的血,甘心酿别人的美酒,她是平凡的人也是伟大的人,她的伟大不在于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在于把自己全部的生命和心血,变成一点一滴的关爱和深情,无私的奉献给子女,奉献给社会,我母亲今年已90岁,我们都很孝道,我们儿女都愿我母亲长寿安康。
(本稿编辑:李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