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业界论坛 新闻学院 本站公告 招贤纳士 会员查询 证件查询 访客留言 信 访 台  
  业界论坛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部署打击网络谣言
新闻出版总署:“无证记者”不一定是
当代微博将颠覆传统营销
什么是真记者?什么是假记者?什么是
为什么新闻界看上去比法律界团结?
网络新闻发言人 搭建沟通新桥梁
微博客:发现新闻与发布新闻的新途径
中国报业集团化运作模式研究
目睹十年新闻界之怪现状:部级记者与
  联系我们

 

 

   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当代社会;

 

   彰显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联系信箱:ddsbzzs@163.com

 首页  东方诗报
时雨: 探索艺术本质的华章 ——论方锐《醉墨丹青》一诗的传统艺术魅力和创作境界
发布时间:2025/8/12

(诗人方锐先生近影)

探索艺术本质的华章

——论方锐《醉墨丹青》一诗的传统艺术魅力和创作境界

/时雨


好友方锐先生祖籍齐鲁,生于江南,上世纪八十年代定居京华。早中期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并参与创办《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央视栏目。后期主要从事中央主流媒体评论、社会调查及中直有关部门理论研究、内参起草工作,亦曾参与重大题材领导小组作品审阅。公余之暇,雅好诗词、杂文、书画、音乐,多有建树。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著述颇丰。其人为文,素崇风骨,笔锋犀锐,自成一家,实为业界公认之才子。

近日偶读其诗作《七律•醉墨丹青》,颇受触动,遂敢竭鄙诚,试为评析。该诗全文如下:

醉墨丹青期我笔,

销魂春色待文辞。

阴阳互补方天道,

平仄交融始妙詩。

怒放鲜花真灿烂,

飞流舟舶自雄奇。

题成山水馨堂庙,

点就龙睛戏圣池。

这首《醉墨丹青》气韵生动,意境高远,巧妙融合了书画创作的激情与艺术哲思,是一首展现传统艺术精神与创作境界的佳作。

此诗以“醉墨丹青”为题,开篇即以澎湃的创作激情攫住人心。全诗八句,如一幅酣畅淋漓的书画长卷,既展现了艺术创作的动态过程,又深刻揭示了书画同源、天人合一的艺术至理。

起笔见势,实乃创作之兴与天地之待。首联“醉墨丹青期我笔,销魂春色待文辞”,破空而来。“醉墨”点出艺术家挥毫时物我两忘、神与物游的沉醉状态;“期我笔”三字,赋予笔墨以生命般的期待感,仿佛天地精华正呼唤着艺术家的点化。“销魂春色”与“待文辞”相映成趣,将烂漫春光拟人化,它并非被动存在,而是殷切等待着诗人(书画家)的妙笔去诠释、去定格。此联将创作者的主体精神与自然客体的灵性完美融合,奠定了全诗雄健而灵动的基调。

中承哲理,形成艺术之道的阴阳交响。颔联“阴阳互補方天道,平仄交融始妙詩”,由实转虚,从具体的创作情态升华至普适的艺术法则。“阴阳互補”乃中国哲学与美学的核心,黑白、虚实、浓淡、刚柔的辩证统一,是书画乃至一切艺术的生命线。“平仄交融”则点明诗歌韵律的和谐之道。此联巧妙将书画的视觉构成(阴阳)与诗歌的听觉节奏(平仄)并置,揭示出不同艺术门类在最高法则上的相通性——“方天道”、“始妙詩”,强调唯有遵循这宇宙间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方能成就上乘之作。

颈联造境,构成意象的张力与自然的雄浑。颈联“怒放鲜花真灿烂,飞流舟舶自雄奇”,笔锋宕开,以瑰丽雄奇的意象铺展画卷。“怒放鲜花”之绚烂夺目,与“飞流舟舶”之险峻壮阔(“舟舶”于飞流中更显人之渺小与自然的伟力),形成色彩与力量、静态与动态的强烈对比。“真灿烂”、“自雄奇”中“真”与“自”字用得极妙,既赞叹造化本真的美,也暗含艺术源于自然又需提炼其神髓之意。此联可视作画家心中酝酿或笔下呈现的壮丽图景,为尾联的升华蓄势。

落笔点睛,既有“功成庙堂”之济世担当,亦具“技进乎道”之艺术神魂。诗人之才情风骨,尽在于此。尾联“题成山水馨堂庙,点就龙睛戏圣池”,是全诗境界的顶峰。“题成山水”指完成气势恢宏的山水画作,“馨堂庙”喻其艺术价值之高,足以登堂入室,流芳后世。最精彩处在于结句“点就龙睛戏圣池”,化用“画龙点睛”典故而更添神韵。“点就龙睛”象征艺术家赋予作品最后的、决定性的神采,是技艺达到化境的标志;“戲聖池”则笔意陡转,龙既点睛,便破壁飞腾,嬉戏于神圣的瑶池之中。此句将艺术创作成功的狂喜(“戏”字尽显洒脱不羁)、艺术形象获得生命后的自由,以及艺术通神(“圣池”)的至高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纵观全诗艺术特色,可谓意象壮美,境界开阔。从醉墨丹青到怒放鲜花、飞流舟舶,再到点睛之龙、神圣瑶池,意象选择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想象力,构建出雄奇瑰丽的艺术世界。

其次,情理交融,哲思深邃,既饱含创作时的澎湃激情,又深刻阐述了阴阳互补、道法自然的艺术哲学,情与理相得益彰。

再者,从“书画同源,诗画一体”方面讲,全诗内容本身在论书画创作,而其语言本身亦极具画面感与节奏感(如平仄的讲究),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此外,用典精妙,结句超凡。“画龙点睛”典故的化用,不着痕迹,且以“戏圣池”赋予其全新意境,将全诗推向高潮,余韵无穷。

更为可贵的是,全诗“气韵贯通,笔力雄健”,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语言凝练有力(如“期”、“待”、“真”、“自”、“馨”、“戏”等字精准传神),展现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与豪迈的胸襟气度。

平心而论,《醉墨丹青》不仅是一首赞美书画艺术的诗,更是一曲讴歌创造精神、探索艺术本质的华章。它将创作过程的沉醉、艺术法则的洞悉、自然造化的撷取、功成名就的喜悦以及技进乎道的超然,熔铸于八句诗中,气魄宏大,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传统艺术的永恒魅力与创作者追求至高境界的执着情怀,确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本稿编辑:王溪田)    


请您发表评论,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本网站留言评论经过审核后才能显示,敬请广大网友予以谅解。谢谢!)
网友名称: *
评论内容: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记协网
中国作家出版社
国务院新闻办
北京文化出版社
人民网
中国新闻出版网
国家广电总局
华时网
央视网
河东吟者-时雨
光明网
中国报道网
中国经济网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台湾网
香港新闻网
中国作家网
国际在线
香港政府一站通
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用户登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昌110041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字第23224号 

 单位《当代时报》杂志社 《法治观察》编辑部 《良知》杂志编辑部   中国作家出版社    北京文化出版社    北京华夏时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当代新闻网(2010-2025)欢迎转载·欢迎加盟 ◎ ◎ ◎ 电子信箱:ddsbzzs@163.com     bjwhcbs@qq.com 

 我们的理念: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当代现实;彰显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