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一处工地施工中,从地下17米出土了数十枚古贝壳。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于 2010年5月13日确认,这些贝壳为距今1万年前的物种。这对于研究渤海地区地质变化提供了新的佐证。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海岸带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所对贝壳做了专业鉴定。该所研究员阎玉忠在书面调查报告中称,这批贝壳可初步确定为背瘤丽蚌、天津丽蚌、鱼尾楔蚌3个物种,生活在“全新世”早期,距今1万年以上。
全新世,开始于距今1.2万年至1万年前,以第四纪冰期最近一次亚冰期结束、气候转暖为标志,因此又称为“冰后期”。
“1万年前,气候刚开始由冷转暖,海平面逐渐上升,气温很低。天津是一片浅海,尚未被淹没。流动的水加上淤泥环境,十分适合背瘤丽蚌和天津丽蚌的生存。”阎玉忠说。
据阎玉忠介绍,鱼尾楔蚌通常生活在江西、湖北、湖南的淡水湖泊。“此次在天津发现鱼尾楔蚌,可能说明1万年前海水比较浅,没有完全漫上海岸。”阎玉忠推测说。
在过去1万年的历史里,建立在退海地之上的天津地区曾经历了3次“桑田”、2次“沧海”。
距今9000年至8000年前,全新世气候普遍转暖,中、高纬度的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迅速上升,桑田变为沧海。距今5000年前,海水退去。
距今4000年至3000年前,海水淹没了今天位于天津市市区东侧的军粮城地带。而后,海水慢慢退去至今。
20世纪,地质学家在天津由西向东发现了距今5000年至1000年前的“渤海古贝壳堤”,为距今4000年前的地质变化提供了证据。渤海古贝壳堤与美国圣路易安那州贝壳堤、南美苏里南贝壳堤并称世界三大著名贝壳堤。
此次贝壳的发现,证实了比“渤海古贝壳堤”更早的距今1万年至9000年前的那次“桑田变沧海”的历史。
(本稿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