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灵的歌
——读《脚印》随感
胡谷中
文博专家武栋仁老先生读《脚印》一书,写下“手不择卷,一气读完,文笔优美,甘拜下风”。八九十岁对六七十岁,书作者作出钦敬表态,应是佳话。现在书给了我,武老先生要我写个书评。书是读了,写书评,可免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晋都市报、运城日报、河东文学、蒲州文学、全国东西南北中的许多网站都发“评”或“赞”。还以《脚印》一书作者的事迹编入了《山西作家大辞典》,永济电视台制作了专题片《迟来的“脚印”》、《吕克礼的梦想掀起旋风》和歌曲视频:《我的老乡吕校长》、《河东出了个吕校长》等。赞六十七岁的吕克礼退休之后,笔耕不辍,奋斗不止的精神,出版了《脚印》一书之后,即又出版了《晚霞》、《旋风》一百八十多万字数,被称为作者文学创作“三部曲”,全国各地许多诗人,歌词作家,曲作家为此,写诗写歌,谱曲歌颂吕克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这一切都在《脚印》一书的《附录》中记录了下来。如此,还有必要我这样的老头写评吗?
说武栋仁老师的“文笔优美”是合适的,对《脚印》一书的书评也恰到好处。“文笔优美”四个字,目骇神奇,振聋发聩,我就是奔着它,来读《脚印》一书的。这四个字“文笔优美”,具有强化振动后来读了书的人的人心艺术效应。这四个字(文笔优美),亮出了真诚、真心。直言之笔能动人,真诚之心开金石,看到了书内涵的真、包涵着善(作者的善)和形式的美!真善美原本是文学艺术佳冠上的三颗明珠。
真,是作品的血肉,善,是作品的心灵,美,是作品的肌体,作家应是真的火种,善的信使,美的旗帜。读《脚印》确实有这三颗明珠在发光。真,可歌可泣的纪实(托文斯泰,鲁迅生前他们都倡导“没有腹测,没有虚构”的文学作品。——见关于《纪实文书》一书);善,时代旋律的博动;美,亮丽的文采,浮雕式的结构,高尚的境界,作品的质感、力度,魅力于焉而生。
文若其人,这使我想到武栋仁老先生在市教育局28年,是认识这位书作者新疆回永济,是永济中学任教的语文老师,校长的。
风格即人,“文学作品没有无我之境”,任何文学作品,(包括《脚印》)都是主客观世界的产物,作品反映生活,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审美,过滤之后的再现,溶解了作家的情愫,是作家心灵的脱胎,作品中的我与生活、是非判断,爱恨喜怒,无一不表现着作家的语言技巧,生活情趣,品格气质。所以作家写作品,作品也写作家。
宋代陆游说“爝火不能当日月之明,瓦釜不能为金石之声,潢污不能为江海之涛澜,犬羊不能为虎豹之炳蔚”。正如鲁迅论证:“《喷泉里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是血。》”所以文学作品是这样一面镜子,既反映社会人生也反映作家的灵魂。
我敬仰武栋仁老先生用字惜金,下笔如神,要我读《脚印》,给我启示,故写就此文——点亮心灵的歌。
(本稿编辑:时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