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业界论坛 新闻学院 本站公告 招贤纳士 会员查询 证件查询 访客留言 信 访 台  
  业界论坛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部署打击网络谣言
新闻出版总署:“无证记者”不一定是
当代微博将颠覆传统营销
什么是真记者?什么是假记者?什么是
为什么新闻界看上去比法律界团结?
网络新闻发言人 搭建沟通新桥梁
微博客:发现新闻与发布新闻的新途径
中国报业集团化运作模式研究
目睹十年新闻界之怪现状:部级记者与
  联系我们

 

 

   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当代社会;

 

   彰显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联系信箱:ddsbzzs@163.com

 首页  新闻聚焦
中国多地持续反日 日本国内也乱窝了
发布时间:2012/9/16

 

内地多省市发动反日游行示威图为兰州市游行队伍中年轻人高呼反日口号)

    内地反日情绪持续,至少10个城市接到举行反日示威的呼吁,继前日四川省德阳市发生千人规模的反日游行后,昨日(24日)内地多个省市,包括甘肃省兰州市、陕西省宝鸡市、江苏省南京市、湖南省长沙市等亦分别发生反日游行,其中兰州和宝鸡的游行人数达数百人,游行队伍中的年轻人高呼“还我钓鱼岛”、“打倒小日本”、“抵制日货”等口号。

  据日本共同社、日本放送协会报道,昨日上午兰州政府出动了武警部队,游行在一小时内得以控制;陕西警方为控制事态,拘留了部分参加者;南京市市中心的游行集合地亦聚集了约100名年轻人,但在约一小时后被警方驱散。

  报道称,中国政府已加强警戒,防止各地相继爆发示威游行,造成混乱局面。昨日中国政府继续在北京的日本大使馆、各地日本总领事馆周边,以及在互联网上号召游行的城市加强了警力。地方亦通过加强警戒、限制学生外出、监视游行策划者等措施对反日游行进行控制。

  对此,人民网发表评论指出,中国个别城市近日发生了涉日游行。部分群众对前一阶段日本一些人士的错误言行表达义愤,表达爱国热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几天前表态时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主张,应当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对非理性、违反法规的行为是不赞成的。相信广大群众一定会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这几句话,虽然简短,但说到了点子上,值得大家深思。

  评论指,在对日问题上,中国政府一向是立场鲜明的。近期沸沸扬扬的“钓鱼岛事件”,中方就明确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国内一些人企图通过此类问题“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破坏中日关系,他们的图谋是不会得逞的”。

  中方也一再表示了发展中日关系、解决中日问题的诚意,“中日两国互为近邻,坚持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方向,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中日关系中的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大局。”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维护了国家利益和尊严,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是掷地有声、毋庸置疑的。

  然而,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日本人士喜欢撩拨中国人民的神经,寻衅滋事扩大事态,破坏中日友好关系,伤害亿万中国人民感情。在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民族尊严受到挑衅之时,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爱国的热情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这展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最朴素最深厚的感情,这种爱国热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评论指,在充分肯定大家爱国热情的同时,也要指出,怎样表达爱国之情,用什么方式表达爱国之情,也至关重要。依法、理性表达爱国情感,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态度。应当看到,我们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相当复杂,在我们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面对复杂环境和各种矛盾问题,如果不能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也不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坚持依法理性表达爱国情,特别是把我们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维护好我们国家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的局面,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赢得发展的契机,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也是形形色色想把我们中国搞乱、搞垮的境内外敌对势力所最害怕的。

  评论认为,中日互为重要邻国。两国之间存在一些敏感、复杂的问题,应通过对话方式妥善加以解决,共同维护两国战略互惠关系。我们要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政府一定能够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好中日关系,有力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

  我们应该以大局为重,冷静理智、依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把宝贵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本领的实际行动,把强烈的爱国激情凝聚成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稳定的共同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古老的中国日益焕发青春,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中国正在走向强国之路,也在涵养大国心态。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强大,更包括精神力量的强大。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很长时间都要回答好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大国,如何学会承受各种压力,如何善于在压力甚至是打压之下更好地发展。

  近几年来,抗击汶川大地震、成功举办奥运会、抗击玉树地震、应对舟曲泥石流自然灾害……中华民族在应对难事、办好大事中、在灾难和荣耀中砥砺了民族精神,磨练了民族意志,形成了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都为我们今后迈步向前、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积聚了宝贵的精神动力。

  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什么魑魅魍魉,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无论什么艰难险阻,都挡不住13亿中国人的幸福追求。

  我们应当树立大国风范,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团结、理性、智慧与勇气,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坚定、开放、自信与自强。我们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奋进,将亿万国人的爱国热情化为强国行动,中华民族就一定会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祖国就一定会和谐发展繁荣富强!

    日本再现反华游行 指责菅直人软弱

  中评社北京10月24日电/环球网引述英国路透社报道,日本再次出现反华游行。有约三百人在日本西部城市高松市举行游行,他们手持日本国旗并高喊反华口号。

  报道称,这群示威人士表示,他们要表达“草根民众”的声音,并鼓吹“害怕中国入侵日本领土”。示威者还指责日本首相菅直人“软弱”。示威人群还一再声称,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

  当代中日关系犹如“玻璃工艺品”?

  《日本新华侨报》10月22日载文《认识当代中日关系犹如“玻璃工艺品”的特性》,摘要如下:

  中日“钓鱼岛扣船事件”余波阵阵,连续4年回暖甚至呈现“暖春”景象的中日关系几乎一夜间转换为“冷冬”节气,尽管双方试图“暖气微吹”,但升温态势并不乐观。

  中日恢复邦交近40年倾力构筑的“世代友好”关系何以几起几落,昨暖还寒?

  应该说,中国外交致力“中日友好”的频率和力度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在与周边邻国关系中,中日关系也是最为关切的。反观日本,对华关系也是很下功夫的,两国民间友好团体的数量和人数堪称世界之最。而当下中日关系变得如此脆弱,也算是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个案。这里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的纠集和冲撞。

  笔者获悉中国高层外交人士将中日关系比喻为“玻璃工艺品”,称其“看起来非常好看,做起来非常不易,毁起来非常容易”。应该说,这个比喻是形象且深有意蕴的。

  谈起中日关系,自然会考量到中日两国两千年交流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曾经有过不幸的战争,但与两千年的历史长度相比,毕竟是短暂的。放眼来看,中日两国相为邻国,有“同源同文”之说,有“一衣带水”之辞,至少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把中国奉为“老师”,其遣隋使、遣唐使吸收、移植的中国文化、政治、经济制度都在日本结出硕果。关键是这种果实的影响至今犹存,有些原汁原味的保存令中国人感叹,有些转化成为的“软实力”让人三思。正是因为这样,中日关系里面这种“特性”,显得耀眼眩目,非常“好看”。

  实际上,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走上亚洲唯一强国的道路以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就没有顺畅过。“强”起来的日本开展了一场又一场“学生打老师”的战争。比起一般侵略中国的列强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更让中国人切齿。因为这里面日本的“恩将仇报”,还有两个亚洲国家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落差。中日恢复邦交以后,特别是伴随着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崛起,中日之间围绕着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等等争执不断。为了维护中日关系,中日两国政府都作过极大的努力,其定位几经变化,最后将其定位在“战略互惠”。但是,纵观近年来中日关系的变化,就可以发现中日两国要建立政治互信最为艰难,双方各有所“猜”,互有所“疑”,就是缺乏彼此的信任。而日本政坛走马灯般地更换首相,右翼政客为突出个人不惜一切手段,长年在野党转换成为执政党后缺乏外交经验,媒体对负面新闻的推波助澜,面对中国发展后日本国民感情的“畏中感”渐渐转化成为“仇中感”等等因素,都使得这种“战略互惠”关系“做起来非常难”。

  中日关系“好看”的背后是伤痕累累,“难做”的背后不仅有其历史原因,更有其现实原因。两国正在培育的“战略互惠”关系,实际上由于彼此战略的考量和归宿并不相近或相似,其基座非常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受不了任何打击。因此,也有人说,培育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要像养孩子一样,具有耐心和爱心”。

  认识到中日关系“好看”、“难做”、“易碎”的特征以后,就需要中日两国政府乃至民众来共同认识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共同来呵护这个关系。中日两国的“地缘性”决定两国只能相互为邻,谁也搬不走。彼此为邻,可以成为“恶邻”,也可以成为“善邻”。成为“恶邻”的历史已经发生过,并且证明“斗则两伤”,因此今后的选项就只有成为“善邻”,走“和则两利”的道路。如果某些政治家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耕耘票田,而不惜以牺牲两国关系为代价,日本和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留有“榜样”的,那就是被历史唾弃。正因为这样,针对中日关系“做起来很难”的“难点”一一对症下药,才是最现实也是最佳的选择。

台媒:从欧盟经验看钓鱼台争议

  中央日报网路报今天社评说,近来针对钓鱼台主权问题,中国大陆与日本之间的争议愈演愈烈,值此时刻,马英九在接受美联社专访时表示“从地理与地质上言,都属于台湾”。对于马英九适时表达“我国”对拥有钓鱼台主权的立场,我们表示高度肯定,希望国际社会能重视钓鱼台主权属于“我国”的问题,共同寻找出最佳方案来共解决。

  社评说,钓鱼台自古即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在地理地质上都属于台湾,“我国”对其拥有主权无庸置疑。然而在二次大战后,日本于1951年9月8日与美国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将钓鱼岛连同冲绳交由美国托管,而美国于1972年将该岛以冲绳县的一部分转交给日本政府管理。日本于1985年将钓鱼岛列为日本领土,并在岛上建立标牌、灯塔并派舰艇巡曳,是目前实际拥有钓鱼台使用权国家。主权与使用权的拥有者不同,导致钓鱼台的主权争议延续至今。

  社评说,过去国内经常因为钓鱼台问题,会掀起一阵爱国热情,甚至有国人说出要“不惜一战”以维护“我国”对钓鱼台主权。马英九过去针对钓鱼台问题,决定处理原则为“和平解决争端,重起渔权谈判”。然而最终要如何“和平解决”,需要台湾、大陆、日本三方共同发挥智慧,来妥善解决。

  社评说,站在台湾的立场,我们拥有钓鱼台主权,当然希望日本人能良心发现,将钓鱼台无条件还给我们,这是解决钓鱼台主权争议的“最佳模式”,我们希望马政府能进一步向国际说明,“我国”拥有钓鱼台主权的史实。但是我们用膝盖想想,这似乎是绝不可能达成的事,日本不会无条件将钓鱼台还给我们。

  社评说,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台湾、大陆、日本来一场“钓鱼台战争”,谁赢谁就拥有钓鱼台。此举除了双方会有损伤且胜负未定之天外,落败的一方恐怕会励精图治,十年生聚教训,再与对方来场血战,如此双方打打杀杀何时能了?

  对于钓鱼台主权争议问题,我们建议取法欧洲成功解决煤、铁争议的经验。在历史上,欧洲大陆各国,尤其是德、法两国,经常为了战略资源煤、铁发生战争。到了1951年,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与卢森堡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 ECSC),成员国政府让渡出部分主权,即煤、铁的生产,由各国派代表组成的机构去行使,各方协商分享煤、铁生产所带来的利益。

  社评说,这种解决方式有几个好处,第一,欧洲各国再也没有因为争夺战略资源而发展战争;第二,成员国彼此交换煤钢的生产信息,使得各国产销更有效率,获利更多,大家不会因为“共享”而减损个别利益,反而因为“将饼做大”后,可以分更多的利益。

  欧洲在“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功建立的基础上,之后又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到现在的欧盟(European Union),成为足以与美国相当,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

  由欧盟的经验可知,过去所主张的“绝对主权论”,认为主权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在全球化浪潮下,“主权分享论”逐渐兴起。原因是人类社会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有时需要个别国家个别在“自愿”的前提下,“让渡”出部分的主权,来增进国际社会整体利益及个别国家自身利益,如地球暖化、反恐、增加国际贸易往来等,这已是解决国际间问题的“次佳模式”(The Second Best)。

  社评说,我们非常赞同马英九所说“从地理与地质上言,钓鱼台都属于台湾”,也希望各方能依照马英九所说“和平解决争端”。所以不论现在钓鱼台存在的争议有多大,解决时间需要多长,我们应运用高度智慧来解决,绝不能再用“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

  社评建议台湾、大陆与日本仿效欧盟的经验,成立钓鱼台合作组织,共同来开发并分享钓鱼台的丰富资源,这总比目前三方争执而无法开发的现状有利,也应是和平解决钓鱼台主权争议的次佳模式。

(全球军事网综合报道)   

 

网友名称:回忆
在任何情况下都样该考虑人民的想法。
请您发表评论,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本网站留言评论经过审核后才能显示,敬请广大网友予以谅解。谢谢!)
网友名称: *
评论内容: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记协网
中国作家出版社
国务院新闻办
北京文化出版社
人民网
中国新闻出版网
国家广电总局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央视网
河东吟者-时雨
光明网
中国报道网
中国经济网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台湾网
香港新闻网
中国作家网
国际在线
香港政府一站通
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用户登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昌110041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字第23224号 

 单位《当代时报》杂志社 《法治观察》编辑部 《良知》杂志编辑部   中国作家出版社    北京文化出版社    北京华夏时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当代新闻网(2010-2024)欢迎转载·欢迎加盟 ◎ ◎ ◎ 电子信箱:ddsbzzs@163.com     bjwhcbs@qq.com 

 我们的理念: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当代现实;彰显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