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业界论坛 新闻学院 本站公告 招贤纳士 会员查询 证件查询 访客留言 信 访 台  
  业界论坛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部署打击网络谣言
新闻出版总署:“无证记者”不一定是
当代微博将颠覆传统营销
什么是真记者?什么是假记者?什么是
为什么新闻界看上去比法律界团结?
网络新闻发言人 搭建沟通新桥梁
微博客:发现新闻与发布新闻的新途径
中国报业集团化运作模式研究
目睹十年新闻界之怪现状:部级记者与
  联系我们

 

 

   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当代社会;

 

   彰显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联系信箱:ddsbzzs@163.com

 首页  社会透视
根除中国“煤二代”们的权力欲
发布时间:2012/7/14

 

*作者:侯金亮

    在陕北榆林一带,“煤二代”混迹官场并不稀罕。许多年轻的80后,甚至90后公职人员每月工资不到两千元,但开的是奔驰、宝马、路虎……“主要是为了有个公家的事情干”,这是这个人群最普遍的回答。

    最能概括“煤二代”热衷混迹官场的话,就是那句“再有钱的人,你还不是得听领导的?”。这句话出自陕西府谷县司法局原副局长刘利荣之口,因其学历造假被免除职务,留党察看。刘利荣因此成为“煤二代”混进官场的样本。

    作为“煤二代”的刘利荣在当地可谓家世显赫,但他却从给镇长开车,逐步在当地官场发迹。外人眼里,有钱的煤老板们,一掷千金,威风凛凛,然他们外强中干,对权力无比的痴迷与膜拜,为求上位,不惜“屈尊”给领导开车。

    “煤二代”们不满足于金钱带给他们的成就,亦不满足于单纯对权力的依傍,而是借助金钱的力量,渗透进政府部门,以通过对权力的掌控,谋求一种“绝对的安全感”。他们除了借此获取身份上的荣耀,主要原因是出于对自身未来的担忧。

    年轻的“煤二代”们,用金钱打通关节,谋取公职,戕害了社会公平正义。除了钱,一无所长的他们,混进政府,危害性远甚于单纯的权力寻租,因为这是权力被金钱势力所俘获。“煤二代”摇身一变,成为官员的后果,可想而知。他们精于谋取私利,善于攫取权力,一旦手中握有权力,权力无疑成其私有资源。

    权力与金钱珠胎暗结,并不鲜见,公然渗透进政府部门,足以让人深刻警醒。“煤二代”对权力的笃信,源于现实中权力太好用,可以无限地透支,掌控权力,意味着掌控了各种资源,他们内心深处存在对官员的敬畏之心,他们畏“势”,但更想得到势力,以保自己的家业长青。

    不过,如此对政府部门明目张胆的渗透,不仅严重损伤政府公信力,且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有力消解。政府部门被金钱俘获,民众的福祉必然成为被轻易抛弃的糟粕。虽说,“煤二代”混进官场,只是个别地方现象,可足够让我们重新审视基层政治生态。

    长远来看,根除“煤二代”攫取权力的现象,还需要完善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唯有让权力成为负担,掌控权力的人才不会恣意妄为,权力亦自然不再是人人趋之若鹜的香饽饽,“煤二代”们在体制内的生存空间,也就被剔除。

(本稿编辑:郭建明)   

 

网友名称:金盾
权利与金钱珠胎暗结,并不鲜见,公然渗透进政府部门,足以让人们深刻警惕。如此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足够让我们重新审视基层政治生态。根除中国“煤二代”们的权利欲,还需要完善监督机制,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请您发表评论,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本网站留言评论经过审核后才能显示,敬请广大网友予以谅解。谢谢!)
网友名称: *
评论内容: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记协网
中国作家出版社
国务院新闻办
北京文化出版社
人民网
中国新闻出版网
国家广电总局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央视网
河东吟者-时雨
光明网
中国报道网
中国经济网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台湾网
香港新闻网
中国作家网
国际在线
香港政府一站通
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用户登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昌110041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字第23224号 

 单位《当代时报》杂志社 《法治观察》编辑部 《良知》杂志编辑部   中国作家出版社    北京文化出版社    北京华夏时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当代新闻网(2010-2024)欢迎转载·欢迎加盟 ◎ ◎ ◎ 电子信箱:ddsbzzs@163.com     bjwhcbs@qq.com 

 我们的理念: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当代现实;彰显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分享到: